2023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五篇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0)、(11)班的数学课。按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和上学期的教学结果来看,没有优中等生存在,全部都是差生和学困生,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五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五篇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0)、(11)班的数学课。按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和上学期的教学结果来看,没有优中等生存在,全部都是差生和学困生,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掌握,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都很差,加上学习兴趣很低。要想把整体能力提高,还得抽出一些时间和改变一些教学方法来强化训练,才能逐步提高整体成绩和素质。我觉得是个艰巨的任务。

  二、思想指导

  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数学新课标》为准,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我将努力做好我的工作,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共有六章。第五章 相交线和*行线,包括4个内容:相交线、*行线及其判断、*行线的性质、*移;第六章 实数,包括3个内容:*方根、立方根、实数;第七章 *面直角坐标系,包括2个内容:*面直角坐标系、坐标方法的应用;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包括4个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解一元一次方程组、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包括3个内容: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包括3个内容:统计调查、直方图、课题学习 从淡水谈节水。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阅读新课标,刻苦专研专业知识,学习教师法律知识,认真做好本份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是由效教学落到实处。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数学学习,课外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差生逐渐转变。

  五、教学进度

  第1周(2.17-21) 5.1 相交线 5教时

  第2周(2.24-28) 5.2 *行线及其判断 5教时

  第3周(3.3-7) 5.3 *行线的性质 5.4*移 6教时

  第4周(3.10-14) 数学活动 小结与复习 6教时

  第5周(3.17-21) 单元测试 6.1*方根 6教时

  第6周(3.24-28) 6.2立方根 6.3 实数 6教时

  第7周(3.31-4.4) 数学活动 小结与单元测试 6教时

  第8周(4.7-11)7.1 *面直角坐标系 7.2 坐标方法得简单应用 6教时

  第9周(4.14-18)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数学活动 小结与复习6教时

  第10周(4.21-25) 单元测试 期中考试 6教时

  第11周(4.28-5.2 8.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教时

  第12周(5.5-9)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3教时

  第13周(5.12-16) 小结与复习 9.1 不等式 6教时

  第14周(5.19-23) 9.2 实际无语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6教时

  第15周(5.26-30)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数学活动 6教时

  第16周(6.2-6) 小结与复习 6教时

  第17周(6.9-13) 10.1 统计调查 10.2 直方图 6教时

  第8周(6.16-20) 10.3 从数据谈节水 数学活动与小结 6教时

  第19周(6.23-27) 期考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小编准备了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指导思想

  以课改理念:,为指导,依据学校工作计划,加强学习,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班和2班的数学,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上适应了初中数学的学习,学生在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对图形及图形间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但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高度,另外学生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因此本学期在此方面应当加强!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的章节: 有《整式的运算》、《*行线与相交线》、《生活中的数据》、《概率》、《三角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轴对称》。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运算》: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重点是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行线与相交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问题和对*行线的讨论是*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行线的条件和*行线的特征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生活中的数据》:包括和两部分内容。在数的讨论中,使学生认识的单位分数(百万分之一)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体会其意义和作用。重点是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能按要求取近似数,能读懂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取信息。难点是用生活中的事例感受和表述百万分之一的大小,培养数感和建立统计观念,正确掌握近似数、有效数字的特点及数位的关系;对数据信息的处理、加工的能力。

  《概率》: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行铺垫。重点是在具体情景中从表格关系式、图像中获取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难点是通过观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

  3、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总之,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的乐趣。

  4、在课堂教学中将严抓课堂纪律使学生形成自学遵守纪律的习惯,要求他们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给时间让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5、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6、要扭转学生的厌学现象。利用晚自习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在*时的课堂中多给予提问,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优生要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7、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

  8. 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9.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10. 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11. 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12. 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13. 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14、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逐步实施分层教学,向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力求使中下生吃得上,中等生吃得下,优生吃得饱,即课堂练习、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章(14节)

  第二周:第一章(57节)

  第三周:第一章(89节、及复习)

  第四周:第二章

  第五周:第三章

  第六周:第四章

  第七周:第五章(1—4)

  第十五周:第七章(5、6节)及总复习

  第十六周:总复习

  第十七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迎接期末考试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本学期,继续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本班级现有学生35人,从上学期的教学观察与测试结果看,这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较端正,基础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多。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师生习惯于接受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风气尚未形成。作业习惯抄袭,勤思好问的少。从抽查的情况看,学生对要理解记忆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读题、理解题意的能力弱,综合分析题目信息,确定解题思路、方法的经验不足,答题书写随意,格式不规范。上学期月考成绩,相对第一次月考大部分有进步,但有部分同学还是比较贪玩,学习不努力,进步较小,甚至后退。为此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要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努力提高综合成绩,争取更大的提高。

  2、教材情况: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新授课程主要有相交线与*行线、*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

  二、目标要求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7、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2)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3)自主作业习惯;(4)课后复习习惯。

  8、改进阶段考试形式,改进评价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対基础知识技能“推迟判断”,让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成功的喜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四.教学进度

  三月份:

  相交线与*行线、*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结束新课。并进行阶段测试。结束新课月考。

  四月份:

  二元一次方程组结束新课。并进行阶段测试。

  五月份: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结束新课。并进行阶段测试。结束新课月考。

  六月份: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结束新课,进入综合复习,并进行阶段测试。结束新课测试。

  七月份:

  期末考试复习与答疑,考前指导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班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女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男生情况稍好,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多边形,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习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的继续学习。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8章:多边形

  本章是在学习了相交线与*行线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主要内容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的公式,正多边形铺满地面的道理及其组合。难点是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和说理。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研究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到运用相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结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第9章:轴对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近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本章是在上学期《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础上的继续,主要内容是调查的两种方式,抽样调查与普查,*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重点是*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体验偶然中的必然,学习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性。难点是认识随机事件偶然中的必然,认识大数定律,分析随机事件中成功的"概率,认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与陷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中特别重视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探究中进行。

  四、教学任务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1.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解决方法;会正确熟练的解一次方程(组),实践与探索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尝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各种能力。

  2.多边形与轴对称中,掌握一般三角形边、角和多边形边、角的关系,并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认识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应用相关知识合理的推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与性质。

  3.统计的初步认识中,学会数据处理的抽样调查方法,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警惕*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内在规律,体会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会分析简单的机会均等与不等的问题,会游戏规则是否公*。

  (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探究方程(组)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方程(组)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消元化归思想。

  2.体验探究、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及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过程得到相关性质。

  3.在轴对称中,经历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经历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4.在统计的认识中,经历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锻炼与提高,选择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与美感,这是情感与态度目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习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习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习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六、课时安排

  章节课时教学起止时间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23第一周二~第五周五

  6.1从实际到方程1第一周二

  6.2解一元一次方程8第一周五~第三周一

  6.3实践与探索10第三周二~第五周一

  复习与检测4第五周二~第五周五

  第7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15第六周一~第九周一

  7.1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1第六周一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5第六周二~第七周二

  7.3实践与探索6第七周三~第八周三

  复习与检测3第八周四~第九周一

  第八章

  多边形18第九周二~第十二周四

  8.1瓷砖的铺设1第九周二

  8.2三角形7第九周三~第十周四

  8.3三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3第十周五~第十一周三

  8.4用正多边形拼地板4第十一周三~第十二周一

  复习与检测3第十二周二~第十二周四

  第9章

  轴对称21第十二周五~第十六周五

  9.1生活中的轴对称2 第十二周五~第十三周一

  补充全等三角形5第十三周二~第十四周一

  9.2轴对称的认识6第十四周二~第十五周二

  9.3等腰三角形5第十五周三~第十六周二

  复习与检测3第十六周三~第十六周五

  第10章

  统计的初步认识14第十七周一~第十九周三

  10.1统计的意义3第十七周一~第十七周三

  10.2*均数、中位数和众数3第十七四周~第十八周一

  10.3*均数、中位数、众数的使用2第十八周一~第十八周二

  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3第十八周三~第十八周五

  复习与检测3第十九周一~第十九周三

  期末复习10第十九周一~期末考试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生知识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教两个班超过100人。在这100人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大约30~40人,多数同学基础不好,但在这两个班中,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热爱学习。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任务和要求

  (1)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方针,以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为契机,领会精神实质,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

  (2)学生知识能力所达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3)教研教改项目及目标:

  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

  (2)上好课,上好每个40分钟,提高40分钟效率;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

  (4)批好每一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及家庭作业;

  (5)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好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

  (6)及时指导、纠错,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教学计划进度(教学内容)

  备注

  周次1

  相交线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相交线、垂线的性质

  课时4

  周次2

  *行线及其判定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了解*行线的关系

  课时5

  周次3

  *行线的性质与*移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行线性质的探索

  课时5

  周次4

  *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理解有序实数对的意义和作用

  课时3

  周次5

  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课时3

  周次6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

  课时3

  周次7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三角形的内角、外角

  课时3

  周次8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的推导

  课时3

  周次9

  期中考试备考

  课时5

  周次10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周次11

  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的含义

  课时3

  周次1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体会消元的思想

  课时6

  周次1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为判断“估算”的正误如何确定解的策略

  周次1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合理选择消元法和消元对象

  课时3

  周次15

  不等式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正确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

  课时3

  周次16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列不等式的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5

  周次1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解法

  课时5

  周次18

  统计调查、直方图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会画统计图

  课时5

  周次19

  期末考试备考

  周次20

  期末考试,阅卷、学期工作总结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选5篇)扩展阅读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选5篇)(扩展1)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篇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年担任七年级(1)班数学,该班共有学生38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及绝对值一节课的教学中。

  b.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一节课的学习上,用数字表示数轴(图形)的形态,反过来用数轴(图形)反映数字的具体意义,达到数字与图形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即用数说明图形的形象,用图形说明数字的具体,尤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更是形象直观。

  c.化归转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乘法转化为有理数的除法。

  d.类比法:对于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可类比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等内容学习,总的来说计算方法不变,只是把数字的范围扩大了,增加了负数。在学习过程中要时时考虑符号问题。用类比的方法去学习会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之感,不会觉得陌生,学起来自然会轻松的多。

  4.教法建议

  a.在学完数轴一节课后,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补充进来,提前讲解,在讲完绝对值后,在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这样做既可以体会到数轴的用途,也可以避免两种方法放在一起给学生造成的混乱,而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写法上学生一般情况下掌握不好,这样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的写法,分散难点。

  b.注重联系实际:这本教材的编排更注重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因此,在每课的“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中,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新知识,使学生充分体现到学好数学是有用的,因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c.对于绝对值一课的教法建议:对于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的理解,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教者可以告诉学生:两棍中间夹着一个人(整体),当它是正数和零时,两棍一扒拉,直接走出来,当它是负数时,两棍一扒拉,拄着拐棍走出来,比较形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在《整式的加减》一章中,才可以顺利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行化简。

  d.注重本章的选学内容:一个是第6页的“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另一个是第40页的“翻牌游戏中的数学定到理”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

  重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难点: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整体数思想:主要体现在式子的化简求值问题中,有些题目采用整体代人的解题策略,可使计算简便。有些题目只有从整体考虑才能解决问题。例如:已知:a—b=—3,c+d=2,求(b+c)—(a—d)的值

  b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这主要体现在本章的习题中,都是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式子,然后再根据具体数值求式子的值中。

  c对比思想:本章出现了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等概念,为了正确掌握这些概念,可在比较辨析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教法建议

  a。在讲多项式一节的内容中,增加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的内容,为下一节对合并同类项的结果的整理提前做好准备。

  b注重本章的数学活动:第43页的数学活动,我认为很有价值,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有较强的探索性,对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是很有价值的,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

  c本章概念较多,应使学生首先牢记概念,在解决问题时,才能有意识地联系这些概念,以此为依据完成相关题目。

  d。在求多项式的值的相关题目中,注意解题格式的要求,学生初次接触,往往不注意解题格式的写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重点: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转化思想:主要体现在利用方程的同解原理,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直至求出它的解。

  b整体思想:例如:解方程3/2(3x+1)—1/2(3x+1)=5运用整体思想可以使解题步骤简捷,思路清晰。

  c数学建模思想:它是在对问题深入地思考、分析、抽象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本章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d。数形结合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尤其是对行程问题的分析解决中。

  4.教法建议

  a.本册教材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都是先通过一道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然后探讨方程的解法,我的建议是,对于引例的讲解,可以先用算术法,大部分学生习惯这种解法,再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在列出方程后,引导学生探讨完方程的每一步骤后,熟练了应用这一步骤解方程后,在开始下一步骤的学习。

  b注重几种基本题型的应用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数字问题,等积变形问题。这是一些经典题型。同时注意一些图表型应用题,阅读理解型等新颖的应用题。

  c关注教材第95页的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使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将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应用。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1.本章的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面图形),以及最基本的图形——点、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认识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及余角,补角等,探索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及线段中点。本章中的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等,都是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角的比较与度量。

  (2)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3)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1)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概念和性质。

  (2)空间观念的建立。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分类讨论思想:本章经常遇到直线上的点点位置不确定的问题,或者从公共端点出发的一条射线在角内或角外的不确定问题,这时往往需要用分类讨论思想来解决。

  b方程的思想:在涉及线段和角度的计算中,把线段的长度或角的度数设为一个未知数,并根据所求线段或角与与其他线段或角之间的关系列方程求解,能清楚简捷地表示出几何图形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几何计算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c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依靠图形寻找规律的习题中。

  4.教法建议

  a在讲“几何图形”一节中,注意利用实物和几何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想象、思考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b在讲立体图形*面展开图中,我建议最好让学生准备好粉笔盒等其它实物,亲自动手操作,全班集体归纳总结出正方体的11种*面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锻炼学生不用动手折叠,就能通过观察展开图,想象出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能力。

  c在讲“直线、射线、线段”一节中,注重培养学生依据几何语言画图的能力,注意补充一部分“根据语句画出图形”的习题。

  d在涉及有关线段角的计算题时,大部分学生不是求不出结果,利用小学学的算术方法往往能给出答案。但不能很好地写出解题过程。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要逐步训练学生的简单说理能力。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二班数学教学工作。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入负数,接着引进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本章重点是有理数的运算。本章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 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 有理数(1至6周) 约21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 2课时

  第二章 整数的加减(7至9周 ) 约8课时

  2.1 整数 2课时

  2.2整数的加减 4课时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本班学生们刚刚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升入初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七年级。通过调阅小六毕业会考成绩册和试卷,发现本班学生们的数学成绩不甚理想。从学生们作答来看,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解难题的能力低下。总体上来看,低分很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二、情况分析:

  学生们情况分析: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七年能数学教学大纲为标准,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们的基础,提高学生们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们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有理数的各种性质和运算法则,初步学会使用代数式探究数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基本几何图形,掌握基本基本作图能力和的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发展几何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自主探索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源自生活实践,最终回归生活。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15%,合格率 80%。

  四、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们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上好每一堂课,阅好每一份试卷,搞好每一节辅导,组织好每一次测验。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向学生们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喻教于乐,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们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们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六、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第一周 正数和负数及有理数 5课时

  第二周 有理数的加减法 5课时

  第三周 有理数的乘法 5课时

  第四周 有理数的乘方 5课时

  第五周 第一单元复习及月考 5课时

  第六周 月考测试质量分析及月考小结 5课时

  第七周 整式-----单项式 5课时

  第八周 整式----多项式 5课时

  第九周 整式的加减 5课时

  第十周 期中复习及段考 5课时

  第十一周 段考测试质量分析及月考小结 5课时

  第十二周 从算式到方程 5课时

  第十三周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5课时

  第十四周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5课时

  第十五周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5课时

  第十六周 第三单元复习及月考 5课时

  第十七周 月考测试质量分析及月考小结 5课时

  第十八周 多姿多彩的图形及直线 5课时

  第十九周 射线、线段、角 5课时

  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及考试 5课时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 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承担七(1)(2)两班的数学教学,这些学生整体基础参差不齐,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任务艰巨。在小学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位数不多。对多数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稍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教材分析:

  1、第1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2、第2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3、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3、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思考、类比、探究、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

  3、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l、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考试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分享快乐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加强学生解题速度和准确度的培养训练,在新授课时,凡是能当堂完成的作业,要求学生比速度和准确度,谁先完成谁就先交给老师批改,凡是做的全对的依次获得前十名,以资鼓励。

  7、加强个别辅导,加强面批、面改,加强定时作业的训练。并进行作业展览,对作业书写的好又全部正确的贴在学习园地中。

  8、积极主动的与其他教师协同配合,认真钻研教材,搞好集体备课。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年担任七年级(1)班数学,该班共有学生38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及绝对值一节课的教学中。

  b.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一节课的学习上,用数字表示数轴(图形)的形态,反过来用数轴(图形)反映数字的具体意义,达到数字与图形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即用数说明图形的形象,用图形说明数字的具体,尤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更是形象直观。

  c.化归转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乘法转化为有理数的除法。

  d.类比法:对于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可类比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等内容学习,总的来说计算方法不变,只是把数字的范围扩大了,增加了负数。在学习过程中要时时考虑符号问题。用类比的方法去学习会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之感,不会觉得陌生,学起来自然会轻松的多。

  4.教法建议

  a.在学完数轴一节课后,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补充进来,提前讲解,在讲完绝对值后,在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这样做既可以体会到数轴的用途,也可以避免两种方法放在一起给学生造成的混乱,而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写法上学生一般情况下掌握不好,这样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的写法,分散难点。

  b.注重联系实际:这本教材的编排更注重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因此,在每课的“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中,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新知识,使学生充分体现到学好数学是有用的,因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c.对于绝对值一课的教法建议:对于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的理解,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教者可以告诉学生:两棍中间夹着一个人(整体),当它是正数和零时,两棍一扒拉,直接走出来,当它是负数时,两棍一扒拉,拄着拐棍走出来,比较形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在《整式的加减》一章中,才可以顺利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行化简。

  d.注重本章的选学内容:一个是第6页的“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另一个是第40页的“翻牌游戏中的数学定到理”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

  重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难点: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整体数思想:主要体现在式子的化简求值问题中,有些题目采用整体代人的解题策略,可使计算简便。有些题目只有从整体考虑才能解决问题。例如:已知:a—b=—3,c+d=2,求(b+c)—(a—d)的值

  b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这主要体现在本章的习题中,都是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式子,然后再根据具体数值求式子的值中。

  c对比思想:本章出现了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等概念,为了正确掌握这些概念,可在比较辨析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教法建议

  a。在讲多项式一节的内容中,增加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的内容,为下一节对合并同类项的结果的整理提前做好准备。

  b注重本章的数学活动:第43页的数学活动,我认为很有价值,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有较强的探索性,对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是很有价值的,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

  c本章概念较多,应使学生首先牢记概念,在解决问题时,才能有意识地联系这些概念,以此为依据完成相关题目。

  d。在求多项式的值的相关题目中,注意解题格式的要求,学生初次接触,往往不注意解题格式的写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重点: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转化思想:主要体现在利用方程的同解原理,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直至求出它的解。

  b整体思想:例如:解方程3/2(3x+1)—1/2(3x+1)=5运用整体思想可以使解题步骤简捷,思路清晰。

  c数学建模思想:它是在对问题深入地思考、分析、抽象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本章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d。数形结合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尤其是对行程问题的分析解决中。

  4.教法建议

  a.本册教材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都是先通过一道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然后探讨方程的解法,我的建议是,对于引例的讲解,可以先用算术法,大部分学生习惯这种解法,再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在列出方程后,引导学生探讨完方程的每一步骤后,熟练了应用这一步骤解方程后,在开始下一步骤的学习。

  b注重几种基本题型的应用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数字问题,等积变形问题。这是一些经典题型。同时注意一些图表型应用题,阅读理解型等新颖的应用题。

  c关注教材第95页的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使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将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应用。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1.本章的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面图形),以及最基本的图形——点、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认识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及余角,补角等,探索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及线段中点。本章中的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等,都是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角的比较与度量。

  (2)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3)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1)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概念和性质。

  (2)空间观念的"建立。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分类讨论思想:本章经常遇到直线上的点点位置不确定的问题,或者从公共端点出发的一条射线在角内或角外的不确定问题,这时往往需要用分类讨论思想来解决。

  b方程的思想:在涉及线段和角度的计算中,把线段的长度或角的度数设为一个未知数,并根据所求线段或角与与其他线段或角之间的关系列方程求解,能清楚简捷地表示出几何图形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几何计算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c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依靠图形寻找规律的习题中。

  4.教法建议

  a在讲“几何图形”一节中,注意利用实物和几何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想象、思考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b在讲立体图形*面展开图中,我建议最好让学生准备好粉笔盒等其它实物,亲自动手操作,全班集体归纳总结出正方体的11种*面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锻炼学生不用动手折叠,就能通过观察展开图,想象出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能力。

  c在讲“直线、射线、线段”一节中,注重培养学生依据几何语言画图的能力,注意补充一部分“根据语句画出图形”的习题。

  d在涉及有关线段角的计算题时,大部分学生不是求不出结果,利用小学学的算术方法往往能给出答案。但不能很好地写出解题过程。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要逐步训练学生的简单说理能力。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数学,每班共有学生45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章节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

  理解。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及绝对值一节课的教学中。

  b.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一节课的学习上,用数字表示数轴(图形)的形态,反过来用数轴(图形)反映数字的具体意义,达到数字与图形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即用数说明图形的形象,用图形说明数字的具体,尤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更是形象直观。

  c.化归转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乘法转化为有理数的除法。

  d.类比法:对于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可类比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等内容学习,总的来说计算方法不变,只是把数字的范围扩大了,增加了负数。在学习过程中要时时考虑符号问题。用类比的方法去学习会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之感,不会觉得陌生,学起来自然会轻松的多。

  4.教法)

  a.在学完数轴一节课后,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补充进来,提前讲解,在讲完绝对值后,在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这样做既可以体会到数轴的用途,也可以避免两种方法放在一起给学生造成的混乱,而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写法上学生一般情况下掌握不好,

  这样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的写法,分散难点。

  b.注重联系实际:这本教材的编排更注重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因此,在每课的“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中,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新知识,使学生充分体现到学好数学是有

  用的,因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c.对于绝对值一课的教法建议:对于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的理解,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教者可以告诉学生:两棍中间夹着一个人(整体),当它是正数和零时,两棍一扒拉,直接走出来,当它是负数时,两棍一扒拉,拄着拐棍走出来,比较形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在《整式的加减》一章中,才可以顺利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行化简。

  d.注重本章的选学内容:一个是第6页的“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另一个是第40页的“翻牌游戏中的数学定到理”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

  重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难点: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整体数思想:主要体现在式子的化简求值问题中,有些题目采用整体代人的解题策略,可使计算简便。有些题目只有从整体考虑才能解决问

  题。例如:已知:a-b=-3,c+d=2,求(b+c)-(a-d)的值

  b.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这主要体现在本章的习题中,都是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式子,然后再根据具体数值求式子

  的值中。

  c.对比思想:本章出现了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等概念,为了正确掌握这些概念,可在比较辨析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教法

  a.在讲多项式一节的内容中,增加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的内容,为下一节对合并同类项的结果的整理提前做好准备。

  b.注重本章的数学活动:第43页的数学活动,我认为很有价值,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有较强的探索性,对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是很有价值的,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

  c.本章概念较多,应使学生首先牢记概念,在解决问题时,才能有意识地联系这些概念,以此为依据完成相关题目。

  d.在求多项式的值的相关题目中,注意解题格式的要求,学生初次接触,往往不注意解题格式的写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重点: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转化思想:主要体现在利用方程的同解原理,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直至求出它的解。

  b.整体思想:例如:解方程3/2(3x+1)—1/2(3x+1)=5运用整体思想可以使解题步骤简捷,思路清晰。

  c.数学建模思想:它是在对问题深入地思考、分析、抽象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本章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d.数形结合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尤其是对行程问题的分析解决中。

  4.教法

  a.本册教材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都是先通过一道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然后探讨方程的解法,我的建议是,对于引例的讲解,可以先用算术法,大部分学生习惯这种解法,再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在列出方程后,引导学生探讨完方程的每一步骤后,熟练了应用这一步骤解方程后,在开始下一步骤的学习。

  b.注重几种基本题型的应用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数字问题,等积变形问题。这是一些经典题型。同时注意一些图表型应用题,阅读理解型等新颖的应用题。

  c.关注教材的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使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将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应用。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1.本章的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面图形),以及最基本的图形——点、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认识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及余角,补角等,探索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及线段中点。本章中的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等,都是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角的比较与度量。

  (2)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3)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1)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概念和性质。

  (2)空间观念的建立。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分类讨论思想:本章经常遇到直线上的点点位置不确定的问题,或者从公共端点出发的一条射线在角内或角外的不确定问题,这时往往需要用分类讨论思想来解决。

  b.方程的思想:在涉及线段和角度的计算中,把线段的长度或角的度数设为一个未知数,并根据所求线段或角与与其他线段或角之间的关系列方程求解,能清楚简捷地表示出几何图形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几何计算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c.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依靠图形寻找规律的习题中。

  4.教法

  a.在讲“几何图形”一节中,注意利用实物和几何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想象、思考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b.在讲立体图形*面展开图中,我建议最好让学生准备好粉笔盒等其它实物,亲自动手操作,全班集体归纳总结出正方体的11种*面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锻炼学生不用动手折叠,就能通过观察展开图,想象出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能力。

  c.在讲“直线、射线、线段”一节中,注重培养学生依据几何语言画图的能力,注意补充一部分“根据语句画出图形”的习题。

  d.在涉及有关线段角的计算题时,大部分学生不是求不出结果,利用小学学的算术方法往往能给出答案。但不能很好地写出解题过程。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要逐步训练学生的简单说理能力。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二班数学教学工作。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入负数,接着引进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本章重点是有理数的运算。本章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 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 有理数(1至6周) 约21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 2课时

  第二章 整数的加减(7至9周 ) 约8课时

  2.1 整数 2课时

  2.2整数的加减 4课时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二班数学教学工作。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入负数,接着引进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本章重点是有理数的运算。本章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 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 有理数(1至6周) 约21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 2课时

  第二章 整数的加减(7至9周 ) 约8课时

  2.1 整数 2课时

  2.2整数的加减 4课时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数学,每班共有学生45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章节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

  理解。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及绝对值一节课的教学中。

  b.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一节课的学习上,用数字表示数轴(图形)的形态,反过来用数轴(图形)反映数字的具体意义,达到数字与图形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即用数说明图形的形象,用图形说明数字的具体,尤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更是形象直观。

  c.化归转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乘法转化为有理数的除法。

  d.类比法:对于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可类比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等内容学习,总的来说计算方法不变,只是把数字的范围扩大了,增加了负数。在学习过程中要时时考虑符号问题。用类比的方法去学习会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之感,不会觉得陌生,学起来自然会轻松的多。

  4.教法)

  a.在学完数轴一节课后,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补充进来,提前讲解,在讲完绝对值后,在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这样做既可以体会到数轴的用途,也可以避免两种方法放在一起给学生造成的混乱,而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写法上学生一般情况下掌握不好,

  这样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的写法,分散难点。

  b.注重联系实际:这本教材的编排更注重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因此,在每课的“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中,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新知识,使学生充分体现到学好数学是有

  用的,因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c.对于绝对值一课的教法建议:对于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的理解,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教者可以告诉学生:两棍中间夹着一个人(整体),当它是正数和零时,两棍一扒拉,直接走出来,当它是负数时,两棍一扒拉,拄着拐棍走出来,比较形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在《整式的加减》一章中,才可以顺利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行化简。

  d.注重本章的选学内容:一个是第6页的“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另一个是第40页的“翻牌游戏中的数学定到理”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

  重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难点: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整体数思想:主要体现在式子的化简求值问题中,有些题目采用整体代人的解题策略,可使计算简便。有些题目只有从整体考虑才能解决问

  题。例如:已知:a-b=-3,c+d=2,求(b+c)-(a-d)的值

  b.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这主要体现在本章的习题中,都是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式子,然后再根据具体数值求式子

  的值中。

  c.对比思想:本章出现了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等概念,为了正确掌握这些概念,可在比较辨析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教法

  a.在讲多项式一节的内容中,增加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的内容,为下一节对合并同类项的结果的整理提前做好准备。

  b.注重本章的数学活动:第43页的数学活动,我认为很有价值,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有较强的探索性,对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是很有价值的,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

  c.本章概念较多,应使学生首先牢记概念,在解决问题时,才能有意识地联系这些概念,以此为依据完成相关题目。

  d.在求多项式的值的相关题目中,注意解题格式的要求,学生初次接触,往往不注意解题格式的写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重点: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转化思想:主要体现在利用方程的同解原理,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直至求出它的解。

  b.整体思想:例如:解方程3/2(3x+1)—1/2(3x+1)=5运用整体思想可以使解题步骤简捷,思路清晰。

  c.数学建模思想:它是在对问题深入地思考、分析、抽象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本章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d.数形结合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尤其是对行程问题的分析解决中。

  4.教法

  a.本册教材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都是先通过一道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然后探讨方程的解法,我的建议是,对于引例的讲解,可以先用算术法,大部分学生习惯这种解法,再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在列出方程后,引导学生探讨完方程的每一步骤后,熟练了应用这一步骤解方程后,在开始下一步骤的学习。

  b.注重几种基本题型的应用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数字问题,等积变形问题。这是一些经典题型。同时注意一些图表型应用题,阅读理解型等新颖的应用题。

  c.关注教材的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使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将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应用。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1.本章的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面图形),以及最基本的图形——点、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认识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及余角,补角等,探索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及线段中点。本章中的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等,都是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角的比较与度量。

  (2)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3)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1)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概念和性质。

  (2)空间观念的建立。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分类讨论思想:本章经常遇到直线上的点点位置不确定的问题,或者从公共端点出发的一条射线在角内或角外的不确定问题,这时往往需要用分类讨论思想来解决。

  b.方程的思想:在涉及线段和角度的计算中,把线段的长度或角的度数设为一个未知数,并根据所求线段或角与与其他线段或角之间的关系列方程求解,能清楚简捷地表示出几何图形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几何计算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c.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依靠图形寻找规律的习题中。

  4.教法

  a.在讲“几何图形”一节中,注意利用实物和几何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想象、思考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b.在讲立体图形*面展开图中,我建议最好让学生准备好粉笔盒等其它实物,亲自动手操作,全班集体归纳总结出正方体的11种*面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锻炼学生不用动手折叠,就能通过观察展开图,想象出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能力。

  c.在讲“直线、射线、线段”一节中,注重培养学生依据几何语言画图的能力,注意补充一部分“根据语句画出图形”的习题。

  d.在涉及有关线段角的计算题时,大部分学生不是求不出结果,利用小学学的算术方法往往能给出答案。但不能很好地写出解题过程。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要逐步训练学生的简单说理能力。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

  为了更好的完成学校的初一数学的教学任务,依照教科室的计划,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和所教两个班的的具体情况特制订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情介绍:

  我本学期担任初一七、八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初一(八)班共有学生55人,初一(七)班有学生56人。根据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一般,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初一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措施

  1、根据今年学校及教科室计划,认真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习;“三环”就是定向、内化、发展;“六步”分别是指:提供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习释疑)、点难拨疑(练习解难)、反思教学(反思学习)、引导实践(迁移创新)。我们要在反思中成长,学生要在反思中进步;我们要反思的主要内容是怎样优化“三环六步”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要反思的主要内容学习积极性、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初一学生刚刚进入初中阶段,正是从小学过度到初中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进行“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佳时期,要逐步的培养和完善这种模式,要求我们多研究、多思考、多创新、多探究。按照“低(起点)慢(速度)多(落点)高(标准)”元素结构教学法进行教学,“低起点”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初一学生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飞跃,怎样帮助学生慢慢过渡是一个难点,从细小的问题、每一个小知识点出发结合小学知识融汇到初中的知识中去,从而使学生很快接受知识。“慢速度”反对快速度教学,主张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接受程度,兼顾初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意志、品德等特征和差异,步步为营,梯次推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多落点”强*育要考虑到初一学生个性差异的特点。个性差异是表现在多方面,不仅有年龄、性别、性格、身体的差异,还有很多学习上的差异,个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差异。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高标准”为学生确立的学习标准。而且把目标细化,使学生能很快达到,既能掌握知识又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初一的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标准。

  2、精心设计习题,使习题从简单到复杂形成梯度,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批改作业做到全批全改,从过程到步骤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好总结,从初一使学生慢慢养成认真按步骤做作业的习惯。

  4、继续实行课前一题的模式。课前五分钟每个班的课代表把上一节课涉及到的典型题目呈现在黑板上,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复习上一节的内容,而且也能做到尽快把学生从课间拉回到上课的的状态,并力求把学生中新方法新思维挖掘出来。

  5、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由好学生带动一个差一点的学生,从知识、作业、学习习惯等各方面互帮互助,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合理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准备大量的、难度不同的习题备用,备课以个人独立钻研备课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广泛吸取其他老师的优点和精华,完善自己的备课达到精益求精。

  2、上课时要严格按照“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步骤进行教学,讲课时要围绕中心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使课堂教学既层次分明,又协调紧凑。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特别是要照顾到差生,力求使他们能掌握本课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作业要求要严格,但布置的作业要适量。精选作业,根据不同程度学生,布置适当的选做题,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分层教学、布置作业。作业批改要有批语,批语要多鼓励学生,根据作业情况查缺补漏,做好个别辅导。

  4、要保证后进生的进步。因为基础的不同,有一部分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而且这部分学生更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特别是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问题和练习作业,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加强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

  四、教研工作

  利用“学科活动日”和集体备课,多加强理论学习研讨,提高理论实效,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教学观摩和说评课活动。结合学校的“课前四准备,课内四重视,课后四落实”课题研究做好适合数学学科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训练方法;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及时写出教学反思为以后工作做好总结。

  五、教学进度和期末复习安排:

  第一周9.7—9.13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约2课时

  1.2有理数约4课时

  第二周9.14—9.201.3有理数的加减约4课时

  第三周9.21—9.271.4有理数的乘除约4课时

  第四周9.28—10.111.5有理数的乘方约3课时

  数学活动、小结约2课时

  第五周10.12—10.18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整式约2课时

  2.2整式的加减约2课时

  第六周10.19—10.252.2整式的加减约2课时

  数学活动、小结约2课时

  第七周10.26—11.1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2.1从算式到方程约4课时

  第八周11.2—11.82.2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约4课时

  第九周11.9—11.152.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约4课时

  第十周11.16—11.223.4再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约4课时

  第十一周11.23—11.29复习、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11.30—12.6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初步4.1多姿多彩的图形约4课时

  第十三周12.7—12.134.2直线、射线、线段约2课时

  第十四周12.14—12.204.3角的度量约3课时

  第十五周12.21—12.274.4角的比较与运算约3课时

  数学活动、小结约2课时

  第十六周12.28—1.3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4.1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面调查举例约2课时

  4.2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样调查举例约3课时

  第十七周1.4—1.104.3课题学习约2课时数学活动、小结约1课时

  第十八、十九、二十周1.11—2.1复习本学期内容第二十一周2.2—2.6期末考试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选5篇)(扩展2)

——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教学计划5篇

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

  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总之,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 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所教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届七年级新生和以往初一学生相比在英语基础方面很薄弱,由于在小学英语课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在写的技能方面基本上没有得到过训练,连音标和字母的拼读都没有掌握好。经过上学期我们几位英语老师的不懈努力,年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加强,学习态度也有所好转。但是学生整体的惰性还是很强,自觉性很差。

  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奋斗目标:

  钻研新课标,提高教学水*,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努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指标。

  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0、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安排及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三周:开学初模拟考及教学准备工作、Unit 1—Unit 2 阶段性检测

  第四周—第五周:Unit 3—Unit 4 阶段性检测

  第六周—第七周:Unit 5—Unit 6 阶段性检测

  第八周-第九周:Review Unit 1—Unit 6 期中复习阶段

  第十周:五一节假期

  第十一周:Mid—exam of Unit 1—Unit 6 迎接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Unit 7—Unit 8 阶段性检测

  每十四周—第十五周:Unit 9—unit 10 阶段性检测

  第十六周—第十七周:Unit 11—Unit 12 阶段性检测

  第十八周—第十九周:Review Unit 7—Unit 12 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英语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个班的英语教学。七(2)本班有学生45人,这些学生中,只有少数有英语基础,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课堂气氛较活跃。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敢开口读,怕读错.

  三、教材特点。

  本册书主要介绍了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以及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教材通俗易懂,旨在使初一级学生基本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本书除提供语言材料外,还配有大量插图.

  四、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每一位学生能开口讲英语,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会话。通过努力使大部分学生继续保持学英语的兴趣。能保持浓厚的学习英语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本人在教学上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

  2、课堂上多使用英语以及直观教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课堂上利用农远工程作为铺助教学

  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计划安排。

  第1——4周:Unit 5

  第4-8周:Unit6

  第9周:复习迎接中段

  第10-13周:Unit7

  第14-18周:Unit8

  第19-20周: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对策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从上期期末成绩来看,七年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掌握了英语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好。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自觉性较差,相应的学习习惯也差。主要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学生的听力也还有待提高,在这方面失分也较多。针对种种问题,在本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多种措施,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能力。教学上采取任务型教学,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实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取得很大成绩,有所进步。

  二、教材分析

  《Go for it》七年级下册共12个单元,全书采取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有self check部分,供学生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之用。

  三、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双基能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

  四、教学措施和方法

  措施:

  1.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2.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

  3.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协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信心;

  4.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的迁移,加强日常生活中英语口语的运用;5.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用探究,共同提高。

  方法:任务型教学:教师提出指令,学生规范操作。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综合训练,扎实双基。

  五、教改打算

  用新课标理念,结合新课标精神,进行课堂改革,实行教与学的互动。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努力用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六、课外活动

  开展英语书写比赛,单词记忆比赛,看教学光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活动。

  七、教学计划安排

  本期每周7课时,预计十六个教学周。安排如下:

  第1——7周: Unit 1——Unit 6

  第8周:复习Unit 1——Unit 6

  第9——10周:Unit 7 ——Unit 8

  第11周:迎接期中考试

  第12——15周:Unit 9—— Unit 12

  第16——18周: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教学计划4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七年级16 班及17 班学生英语水*不等。另外,两班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个别学生不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有些同学对学好英语缺乏自信,不敢用英语表达;缺乏小组合作意识;一些学生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二、教学目标:

  1、 能力发展目标

  指导学生进行拼读和预习,培养自学能力;对语言点的归纳能力;增强用英语谈论活动的能力;培养拼读英语单词的能力。

  2、 思想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学习好习惯;增强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社会交往素质;尊敬长辈,与人和睦相处;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3、 认知目标

  课文:听懂课堂用语,并做出反应;学会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听懂课文语音材料;学会查字典。书面表达:对人物特征进行描述;能用正确的所谓写信;描写人物;

  三、本学期教育教学具体工作: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更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但不能只做一个“教书匠”,更要做个“教育者”,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各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及时适度的处理,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课前准备:备好课。

  每一次备课都要认真,遇到没有把握讲好的课时立即提出,请其它英语老师参谋,综合考虑各种方案。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大家讨论,如有问题立即更正、改进。

  2、多听课,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

  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并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哪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备的,哪些地方可以怎样讲可能有更好的效果等等。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最大的收获,必要时,还可与讲课教师进行讨论,以了解其讲课安排的依据。

  3、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住知识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讲授本课程的内容,学生学习才会有依据,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时可以参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所以应该重视教材的钻研。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

  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生动明了,克服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课堂上说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5、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七年级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做思想工作,从生活上关心他。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6、热爱学生,*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己对学生的亲和力,与学生建立和睦友好的关系。我信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真正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跟学生做朋友,学生才会愿意接近你、亲近你,才会乐意地去学习你所任教的科目。

  7、尽量地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农村学生大多性格内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为胆小,在学习不愿意开口。针对这种情况,要尽量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摸准他们的心理脾气,在教学中尊重他们,关心体贴他们,及时鼓励他们。对那些双差生,我满怀热情地关心爱

  护他们,决不嫌弃、歧视,而是不厌其烦地说理教育。在学习中尽量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尽力鼓励他们,尽量地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从思想上点燃他们进取的火花。

  8、 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措施

  (一)确保基础知识过关,具体方法如下:

  1、单词过关:每天记听写30个生词,利用课外时间,由科代表主持,各学习小组长听写、改正。

  2、词组过关:把学过的词组归纳,方便学生记忆。用词组造句和中译英训练。在各个组内进行竞赛。

  3、句型过关:组织学生结对子,一有空就你问我答,营造学习氛围,同时加强笔头的练习,使学生能熟能生巧。

  4、课文过关:把课文分段,按学习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对学过的课文尽量做到人人会背,有些课文还要求学生会默写。

  (二)采取科学教学法

  1、Daily report:值日生介绍自己、家庭成员或朋友的情况,其它学生可互相提问题,询问个人职业;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协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信心;

  3、教师设计好导学案,学生自学讨论。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抓好英语的常规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4、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的迁移,加强日常生活中英语口语的运用;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复习上学期内容

  第二周: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

  第三周: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

  第四周:复习Unit 1 Unit 2

  第五周:Unit 3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

  第六周:Unit 4 Don’t eat in class ?

  第七周: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

  第八周:复习Unit 3 Unit 4 Unit 5

  第九周:Unit 6 I’m watching TV、

  第十周:五一放假Unit 7 It’s raining !

  第十一周:Unit 7 It’s raining ! 复习Unit 6、Unit 7

  第十二周: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

  第十三周: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

  第十四周:复习Unit 8、Unit 9

  第十五周: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

  第十六周: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

  第十七周: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

  第十八周:复习Unit 10、Unit 11、Unit 12

  第十九周:期末考试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复习

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教学计划5

  一、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努力增强学生自信心。注意过程评价,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学习。采用各种途径,让学生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并体味到成功的快乐。

  二、七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新生大多来自附近农村,对英语的了解较少,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基础也比较薄弱。

  三、教材分析

  本册英语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共12个单元:预备篇(三个单元)和正式篇(九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内容结构上基本相同:sectionA,sectionB,和selfcheck。

  SectionA部分:学习基础知识和重点词汇。

  每个单元的课题主要反映在此部分,使用联想,发散等新的表达方式操练重点单词,包括听力内容在内的几个循序渐进的操练活动。Grammerfocus总结本单元使用的语法。Pairwork引导学生多说,多练。

  SectionB部分:学习应用知识。

  循环学习与本单元相关的新单词。反复练习前面学过的语言,并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新的语言目标。

  Selfcheck部分:检测学习效果。

  此部分为学生自我检测部分,复习所有重点单词,以及本单元的语法知识。

  四、具体措施

  1、开学初期应注意音标的学习,打好基础。

  2、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

  3、引导学生多读多说,坚持每天都能熟悉英语。

  4、注意过程评价,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分组学习,注意发挥集体的力量。

  6、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英语。

  7、关注学生情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8、充分利用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提升教学效果。

  9、与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人师表。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选5篇)(扩展3)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3篇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

  一、学生知识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教两个班超过100人。在这100人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大约30~40人,多数同学基础不好,但在这两个班中,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热爱学习。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任务和要求

  (1)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方针,以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为契机,领会精神实质,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

  (2)学生知识能力所达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3)教研教改项目及目标:

  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

  (2)上好课,上好每个40分钟,提高40分钟效率;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

  (4)批好每一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及家庭作业;

  (5)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好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

  (6)及时指导、纠错,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教学计划进度(教学内容)

  备注

  周次1

  相交线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相交线、垂线的性质

  课时4

  周次2

  *行线及其判定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了解*行线的关系

  课时5

  周次3

  *行线的性质与*移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行线性质的探索

  课时5

  周次4

  *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理解有序实数对的意义和作用

  课时3

  周次5

  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课时3

  周次6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

  课时3

  周次7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三角形的内角、外角

  课时3

  周次8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的推导

  课时3

  周次9

  期中考试备考

  课时5

  周次10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周次11

  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的含义

  课时3

  周次1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体会消元的思想

  课时6

  周次1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为判断“估算”的正误如何确定解的策略

  周次1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合理选择消元法和消元对象

  课时3

  周次15

  不等式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正确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

  课时3

  周次16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列不等式的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5

  周次1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解法

  课时5

  周次18

  统计调查、直方图<>

  教学重难点(知识能力):会画统计图

  课时5

  周次19

  期末考试备考

  周次20

  期末考试,阅卷、学期工作总结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2

  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结合本班学生情况及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的实际,力求复习做到科学有效,特此对剩余三周时间作以下复习安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双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知识,熟练掌握解题的基本技巧。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本期的基本知识,基础题型,再次强化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

  3.通过专题强化双基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1.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及综合运用。

  2.第二章:相交线与*行线的基础知识。

  3.第三章:三角形的基本证明题。

  4.第四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5.第五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6.第六章:概率初步

  三、复习方式

  1.总体思想:先分单元复习,再综合测试两次。

  2.单元复习方法:学生先做单元试卷,第二天教师根据试卷反馈讲解,辅导课中查漏补缺,个别辅导。

  3.综合测试:教师及时认真阅卷,讲评找出问题及时训练、辅导。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第16周分单元复习第一、二、三章,第17周分单元复习第四、五、六章。

  第二阶段:第18周综合测试

  五、复习过程和措施

  (一)分单元复习阶段的措施:

  1.复习教材中的定义、概念、规则,进行正误辨析,教师引导学生回归书本知识,重视对书本基本知识的整理与再加工。

  2.重视双基训练,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做题后出现的大量问题进行讲解。

  3.给学生树立信心,让其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综合测试阶段的注意点

  1.认真分析往年的统考试卷,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思想,重难点,侧重点,基本点。

  2.根据历年考试情况,精心汇编一些模拟试卷,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为了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教科书力图突出如下特点:

  1.为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

  2.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

  3.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地信心。力图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展开。

  4.立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课本中的习题分为两类:一类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熟悉和巩固新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所设;另一类则面向更多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即试一试中的题目,不要求全体学生都尝试完成。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章代数式第四章*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三章代数式

  第四章*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四.教学措施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的容易,学的轻松,学的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布置作业做到精炼,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认真批改,同时注意分层教学。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规律,应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进行。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选5篇)(扩展4)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篇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半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1、数与计算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 均数的概念以及求 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实践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 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 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位置与方向、面积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 均数。

  教学难点:年月日、面积及解决问题。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六、教学进度

  本册教材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安排如下,仅供参考,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20xx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三)

  本学期,我决心通过不断地加强学习与实践,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为我校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下是我的个人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检验每一位教师思想言行的标尺 , 它对我们的一言一行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以前 , 我缺乏对《规范》的学习 , 只知道埋头工作 , 我总是希望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 但学生的实际情况却与我的个人愿望相去甚远 , 因而会急于求成 , 出现一些过激的语言或行为。虽然我的动机是良好的 , 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却违反了师德。因此,我首先要加强学习,认真领会《规范》中的各项内容,让《规范》的要求深入我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偏离方向,不出现违反师德的行为。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中既有教师本人的品德,又有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 “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做到。虽然我的孩子很小,家庭负担很重,但我决不因为个人原因影响工作,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我。要求学生每天 7:40到校,我坚持每天必到,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也要自己克服。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公益劳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肃、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随着时代的前进,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新课程改革地推行,也开始呼唤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无愧于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期望,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深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尽快提高教学水 ;同时,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为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奠定基础。另外,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做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四、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教师师德高尚的重要体现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教学工作。虽然这对于我来说负担比较重,在工作中,要注意转变观念,端正思想,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把学生视为 等的教育对象,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惟我独尊,任意发号施令,要逐渐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 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要本着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的原则,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惜时间,不计报酬。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是对后进生要逐一进行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变革教育方法,并有意识地诱导家长反省自己的失误,认识孩子的发展变化,变盲目配合为协作教育。

  总之,我会从自我做起,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本着教育一个学生,挽救一个家庭,稳定整个社会的宗旨和敬业、爱生、奉献的原则,严肃认真、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回报社会。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 1 )数与计算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 2 )空间与图形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 3 )量的计量方面的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 24 时计时法。

  ( 4 )统计知识方面的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 5 )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 6 )实践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使学生

  1 、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 、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 、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 、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 24 时计时法,会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 、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 、数与计算的教学,要算用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注重实践与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统计知识的教学,要结合实际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 、要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5 、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学困生转化措施

  1 、上课时多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过程,多用鼓励的语言表扬他们。

  2 、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

  3 、作业和试卷当面批改。

  六、教学重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七、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计数器、小棒、简易的指南针、年历卡、 24 时计时法的钟面模型、面积单位卡片、简易天*等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 班级分析

  本学年共有72人,其中男生 38 人,女生34 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口算、笔算、验算、及脱试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表、位置与方向、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的编写特点

  1、数与计算方面的

  本册安排的数学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 “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的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的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5、实践方面的

  安排了年历制作教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是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会读写小数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5、认识面积的含义

  6、认识时间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7、了解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含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法、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产生、形式的,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预言,互相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认真及时的纪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

  六、课时安排

  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4课时

  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1课时

  三单元:统计图 2课时

  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9课时

  五单元:面积 8课时

  六单元:年、月、日 3课时

  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八单元:数学广角 4课时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不强,需要在老师的督促下才能认真听讲,完成作业;有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吃力,并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需要老师多加指导。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课时安排:

  位置与方向4课时左右

  笔算除法 9课时左右

  统计4课时左右

  年、月、日3课时左右

  两位数乘两位数6课时左右

  面积.8课时左右

  小数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总复习..6课时左右

  教学计划对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进行有指导作用,通过我们提供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使教学有序的进行!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不强,需要在老师的督促下才能认真听讲,完成作业;有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吃力,并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需要老师多加指导。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课时安排:

  位置与方向4课时左右

  笔算除法 9课时左右

  统计4课时左右

  年、月、日3课时左右

  两位数乘两位数6课时左右

  面积.8课时左右

  小数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总复习..6课时左右

  教学计划对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进行有指导作用,通过我们提供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使教学有序的进行!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本学期我任三年级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制定了数学教学计划,大胆的创新、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主要目的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成绩。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守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中切实落实“三维目标”,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形成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获取、构建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半的人教版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后进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三、实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1、数与计算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实践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实验目标:这一册的实验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位置与方向

  面积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

  教学难点:年月日、面积及解决问题

  六、课标对本学期的基本要求: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

  2.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5.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6.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7.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8.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9.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10.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七、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10、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11、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八、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则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出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灵活而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达到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具体地说,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应是: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2.?扩大数学视野,拓宽认知领域;

  3.?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

  4.?发展个性特长,激发潜在智能;

  5.?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活动课的教学应以体现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层次性去渗透国情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经济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为特点,来实现它的教学目标。

  九、教学进度:

  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6课时

  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5课时

  三单元:统计图 4课时

  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5课时

  五单元:面积 12课时

  六单元:年、月、日 6课时

  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0课时

  八单元:数学广角 6课时

  总复习:6课时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 1 )数与计算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 2 )空间与图形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 3 )量的计量方面的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 24 时计时法。

  ( 4 )统计知识方面的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 5 )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 6 )实践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使学生

  1 、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 、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 、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 、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 24 时计时法,会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 、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 、数与计算的教学,要算用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注重实践与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统计知识的教学,要结合实际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 、要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5 、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学困生转化措施

  1 、上课时多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过程,多用鼓励的语言表扬他们。

  2 、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

  3 、作业和试卷当面批改。

  六、教学重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七、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计数器、小棒、简易的指南针、年历卡、 24 时计时法的钟面模型、面积单位卡片、简易天*等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本班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好,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一、学困生情况分析

  本班的学困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二、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搭配(二)和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4.了解不同形式的复式统计表,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8.了解数学广角,学会解决搭配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年、月、日。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以及自身的工作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做到恰当的组织教学,使学生能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实验的紧迫感。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 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认真及时地记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及时准确地审视自己的教学。

  10.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工作任务根据教师自身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43名。他们已经不象刚入学那样,什么都不懂,经过一年的成长,他们初步有了自己的思想、意识,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从学生感兴趣的开始,初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年、月、日的认识,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本册的重点。学生掌握好这两部分计算,就为以后学习小数乘、除法打下良好基础。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也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前一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继续学习一些两步计算的应用题。通过解答所学的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些数量关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解答的技能和习惯。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在前一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教学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24时计时法。

  三、教学目标要求

  (一)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二)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的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三)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四)认识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位,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五)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七)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八)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为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十)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十一)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一)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三)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四)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

  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

  六、教学任务、达标情况

  本册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力争在本学期使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有一个新的提高。

  七、培优辅差

  本班现有的学生中,依然不可避免地有学困生的存在,学困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知识欠账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总是迷恋电视,好玩,不爱看书,注意力不易集中。对这些学生要倾注爱心,重点辅导,鼓励自信,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由浅入深地为他们弥补缺陷,扶起他们逐步赶上其他的同学。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培优补差工作是其中的一项工作要点。现对学困生辅导采取如下对策:

  (一)优生协助法。

  为差生配一名优秀学生同座,让优秀生协助差生学习。

  (二)当一回“小老师”。

  当差生有了一些进步,或对某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时,为了满足其表现欲,可以让他们当一回“小老师”。这样,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三)课堂提问。

  差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是既不懂也不问,不问就更不懂,于是学习越来越差。为此,在每堂课中,留出时间,让学生发问。如果差生不提问,则老师加以启发:“你没有问题吗?那么老师问你一个问题好吗?”以促进他们动脑,主动提出问题。

  (四)弹性作业。

  学生在完成基本练习之后,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做弹性作业,老师可在学生做练习时,腾出时间辅导差生,当其学有余力时,鼓励他选做一两道弹性作业。

  (五)及时鼓励。

  对于差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及时予以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成绩。

  (六)家长配合。

  对差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共同帮助孩子。

  八、特长生培养

  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展示的机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〢

  九、德育渗透目标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二)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三)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其能力,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十、具体措施

  (一)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五)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六)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七)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八)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半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1、数与计算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 均数的概念以及求 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实践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 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 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位置与方向、面积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 均数。

  教学难点:年月日、面积及解决问题。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六、教学进度

  本册教材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安排如下,仅供参考,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20xx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三)

  本学期,我决心通过不断地加强学习与实践,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为我校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下是我的个人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检验每一位教师思想言行的标尺 , 它对我们的一言一行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以前 , 我缺乏对《规范》的学习 , 只知道埋头工作 , 我总是希望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 但学生的实际情况却与我的个人愿望相去甚远 , 因而会急于求成 , 出现一些过激的语言或行为。虽然我的动机是良好的 , 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却违反了师德。因此,我首先要加强学习,认真领会《规范》中的各项内容,让《规范》的要求深入我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偏离方向,不出现违反师德的行为。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中既有教师本人的品德,又有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 “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做到。虽然我的孩子很小,家庭负担很重,但我决不因为个人原因影响工作,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我。要求学生每天 7:40到校,我坚持每天必到,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也要自己克服。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公益劳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肃、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随着时代的前进,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新课程改革地推行,也开始呼唤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无愧于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期望,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深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尽快提高教学水 ;同时,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为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奠定基础。另外,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做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四、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教师师德高尚的重要体现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教学工作。虽然这对于我来说负担比较重,在工作中,要注意转变观念,端正思想,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把学生视为 等的教育对象,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惟我独尊,任意发号施令,要逐渐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 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要本着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的原则,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惜时间,不计报酬。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是对后进生要逐一进行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变革教育方法,并有意识地诱导家长反省自己的失误,认识孩子的发展变化,变盲目配合为协作教育。

  总之,我会从自我做起,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本着教育一个学生,挽救一个家庭,稳定整个社会的宗旨和敬业、爱生、奉献的原则,严肃认真、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回报社会。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选5篇)(扩展5)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篇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在*均分的操作活动中,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移与旋转”。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是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表内除法运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六、课时安排:

  (一)、解决问题4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图形与变换4课时

  剪一剪 …………………………………………1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六)、克和千克2课时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7课时

  有多重 …………………………………………1课时

  (八)、统计3课时

  (九)、找规律4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七、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首先,在“解决问题”单元,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其次,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逐步培养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通过数概念教学培养数感是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的最直接途径。

  3、教学表内除法计算,应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加强优化计算与能力的培养。

  6、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7、有步骤的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八、学困生辅导措施:

  1、分析每个学生,指出缺点,使其明确不足在哪,同时发现优点,树立信心和上进心。

  2、在日常的教学中,提出严格、明确的要求,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当天必须完成的学习作业量等。

  3、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多关注学困生,视当堂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多给予他们回答问题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了解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课后多加以督促,利用空余时间对课堂所学内容查漏补缺、加以辅导。对于自控力差,不够主动、自觉的学生要求定时、定量完成。

  5、发动小组内同学还有小老师的力量。

  6、与家长保持联系,交流沟通,让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一起来监督孩子的学习,共同帮助孩子进步。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 教材分析

  本册包括以下内容:1、有余数的除法 2、时、分、秒 3、认识方向、 测定方向 4、认识万以内的数 5、分米和毫米 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 7、角的初步认识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了解你的好朋友 、 9、期末复习。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具操作,认识1000以内的数,知道千以内的数位顺序,知道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能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8、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9、联系对东、南、西、北的已有认识,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运用学过的方位词合理描述现实情境或简单*面图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要求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0、联系一些典型物体的面,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角。

  1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发展估算的策略。

  3、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比较角的大小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学习资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2、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六、课时安排 共计62课时, 各单元课时安排如下:

  1、余数的除法------------- ———-5课时

  2、时、分、秒------------------ --8课时

  3、认识方向-------------———— -2课时

  、测定方向-----------------——1课时

  4、认识万以内的数--------------- -7课时

  5、分米和毫米--------------- ——-3课时

  6、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12课时

  7、角的初步认识----------------- -2课时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11课时

  、了解你的好朋友------------------- 1课时

  9、期末复习-----------------————--10时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在*均分的操作活动中,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移与旋转”。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是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表内除法运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六、课时安排:

  (一)、解决问题4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图形与变换4课时

  剪一剪 …………………………………………1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六)、克和千克2课时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7课时

  有多重 …………………………………………1课时

  (八)、统计3课时

  (九)、找规律4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七、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首先,在“解决问题”单元,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其次,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逐步培养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通过数概念教学培养数感是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的最直接途径。

  3、教学表内除法计算,应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加强优化计算与能力的培养。

  6、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7、有步骤的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八、学困生辅导措施:

  1、分析每个学生,指出缺点,使其明确不足在哪,同时发现优点,树立信心和上进心。

  2、在日常的教学中,提出严格、明确的要求,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当天必须完成的学习作业量等。

  3、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多关注学困生,视当堂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多给予他们回答问题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了解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课后多加以督促,利用空余时间对课堂所学内容查漏补缺、加以辅导。对于自控力差,不够主动、自觉的学生要求定时、定量完成。

  5、发动小组内同学还有小老师的力量。

  6、与家长保持联系,交流沟通,让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一起来监督孩子的学习,共同帮助孩子进步。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班级学生共32人,我班同学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不是特别理想;完成作业情况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二、教材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为十一个单元,包括:一、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二、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三、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四、做鸟巢(图形与拼组)五、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六、去姥姥家(混合运算)七、我锻炼我健康(统计)八、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九、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十、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十一、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3.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5.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四、突破重点难点采取的措施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愉快的学习。本册教材每个单元都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构成情景串,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过程中、融入数学课程。

  2.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集中每个学生和注意力,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对于有余数除法、100以内、万以内的加减的口算可采用每天抽查或小组长检查的形式,也可以每天留出5分钟进行练习,并且定期进行口算大比拼。

  3.开展合理评价,本学期将继续结合每一单元最后的“丰收园”和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建立我是闪闪小金星评价栏,用智慧星对学生会问、会想、会用、合作、积极等方面的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4.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程理念,你准备如何科学、灵活地使用好教材※利用好教材中的情景串,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愉快的学习。

  本册教材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串,让学生在布满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愉快的学习,因此,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信息窗中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周次

  一、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1-2周

  二、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3-4周

  三、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5-6周

  四、做鸟巢(图形与拼组)7-8周

  五、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9周

  期中复习考试10-11

  六、去姥姥家(混合运算)12周

  七、我锻炼我健康(统计)13周

  八、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4周

  九、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15周

  十、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16周

  十一、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17周

  总复习期末考试18-20周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新学期伊始,为了顺利地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也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确保学生的成绩进一步提高,特制定此学科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四班有学生40多人,一年半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乘法口诀表背的很熟。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一)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二)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三)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决求商。

  (四)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五)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稳、旋转的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七)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八)会探索给定图表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理解的能力。

  (九)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十)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十一)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 培优辅差

  一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各不相同。各有优缺点,所以教师应深入细致地做好辅导工作,既包括精心做好优等生的培养工作,又包括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和耐心帮助学困生的转化。只有心中装满全体学生。认真细致的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让班集体永保积极向前的活力。

  四、特长生培养

  观察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其学生的特长发展,使其学生全面发展。如画画,发挥其特长,创造展示的机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五、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要提供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以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的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结论。

  2、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注重问题的探索性,教师要注意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算式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班级情况

  二年级四班有学生45人,一年半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乘法口诀九九表背的很熟。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A、数与代数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认识近似数。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时、分、秒。

  4、在现实情境中,学会混合运算。

  B、空间与图形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学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进行拼组。

  2、认识图形的周长,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知道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C、统计与概率

  1、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分项统计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实践与综合应用

  1、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

  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三)数学思考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万内数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与符号感。

  2、经历探索万以内容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认识图形及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对统计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四)解决问题

  1、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能与同伴交流。

  2、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能综合运用方向、图形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五)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1)具有符合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发展规律的知识结构;加强了数与代数、统计、应用、创新等意识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内容;尽量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加大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的力度。

  (2)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加强求异思维、思维的灵活性的培养。加强创新意识、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丰富计算能力的内涵,提出培养计算能力的恰当要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提出问题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根据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进行学生情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不畏困难、严谨求实等良好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勇于探索、热心奉献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2、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化性。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要提供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以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的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结论。

  2、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注重问题的探索性,教师要注意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算式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

  (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

  (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数据收集整理(3课时左右)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左右

  2、练习一…………………………………………………1课时左右

  (二)、表内除法(一)(12课时左右)

  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三)、图形的运动(一)(4课时左右)

  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1课时左右

  2、*移和旋转………………………………………………1课时左右

  3、实践活动:剪一剪………………………………………1课时左右

  4、练习七……………………………………………………1课时左右

  (四)、表内除法(二)(5课时左右)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2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五)、混合运算(7课时左右)

  1、混合运算…………………………………………………4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2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六)、有余数的除法(9课时左右)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4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4、小小设计师………………………………………………1课时左右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4课时左右)

  1、1000以内数的认识………………………………………10课时左右

  2、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八)、克和千克(4课时左右)

  1、认识克…………………………………………………1课时左右

  2、认识千克…………………………………………………1课时左右

  3、解决问题…………………………………………………1课时左右

  4、练习二十…………………………………………………1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推理(2课时左右)

  (十)、总复习(4课时左右)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解决问题、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化、表内除(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统计、找规律、总复习等。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生活后,已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基本上能做到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四、主要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4、要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5、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Www.ShuxueBA.com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9、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课时安排:

  (一)、解决问题4课时

  (二)、表内除法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均分2课时

  除法3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7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图形和变换4课时

  剪一剪1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

  解决问题 4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六)、克与千克2课时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7课时

  (八)、统计3课时

  (九)、找规律 4课时

  (十)、总复习 4课时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

  班级学生共32人,我班同学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不是特别理想;完成作业情况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二、教材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为十一个单元,包括:一、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二、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三、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四、做鸟巢(图形与拼组)五、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六、去姥姥家(混合运算)七、我锻炼我健康(统计)八、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九、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十、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十一、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3.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5.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四、突破重点难点采取的措施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愉快的学习。本册教材每个单元都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构成情景串,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过程中、融入数学课程。

  2.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集中每个学生和注意力,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对于有余数除法、100以内、万以内的加减的口算可采用每天抽查或小组长检查的形式,也可以每天留出5分钟进行练习,并且定期进行口算大比拼。

  3.开展合理评价,本学期将继续结合每一单元最后的“丰收园”和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建立我是闪闪小金星评价栏,用智慧星对学生会问、会想、会用、合作、积极等方面的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4.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程理念,你准备如何科学、灵活地使用好教材※利用好教材中的情景串,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愉快的学习。

  本册教材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串,让学生在布满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愉快的学习,因此,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信息窗中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周次

  一、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1-2周

  二、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3-4周

  三、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5-6周

  四、做鸟巢(图形与拼组)7-8周

  五、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9周

  期中复习考试10-11

  六、去姥姥家(混合运算)12周

  七、我锻炼我健康(统计)13周

  八、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4周

  九、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15周

  十、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16周

  十一、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17周

  总复习期末考试18-20周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

  (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

  (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数据收集整理(3课时左右)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左右

  2、练习一…………………………………………………1课时左右

  (二)、表内除法(一)(12课时左右)

  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三)、图形的运动(一)(4课时左右)

  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1课时左右

  2、*移和旋转………………………………………………1课时左右

  3、实践活动:剪一剪………………………………………1课时左右

  4、练习七……………………………………………………1课时左右

  (四)、表内除法(二)(5课时左右)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2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五)、混合运算(7课时左右)

  1、混合运算…………………………………………………4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2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六)、有余数的除法(9课时左右)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4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4、小小设计师………………………………………………1课时左右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4课时左右)

  1、1000以内数的认识………………………………………10课时左右

  2、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八)、克和千克(4课时左右)

  1、认识克…………………………………………………1课时左右

  2、认识千克…………………………………………………1课时左右

  3、解决问题…………………………………………………1课时左右

  4、练习二十…………………………………………………1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推理(2课时左右)

  (十)、总复习(4课时左右)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选5篇)(扩展6)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篇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学习后,学生学会了在用字母代替数的数学计算、理解和综合应用等,这些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对图形有初步的感知,对数据统计和统计图形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

  2、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学期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深入而全面展开教学研究。总结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与教师共同探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各自的研究水*和能力。

  本期教材任务为完成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科书教材的数学五章节内容的教学。并进行一次三校联考和一次期末统考。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章节):

  实数,一元一次不等式,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分式教学是本学期重点,其中*方根算术*方根的表达、无理数概念,不等式符号改变和应用以及分式的应用为难点,另一个难点为*行线的有关推理初步。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全过程。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展示和学习方法的提炼;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的陶冶、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教师要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学习要转向受教育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即把活跃在教学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教育的方式要由接受转向“学教”,即提倡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要给学生“悟”的时间与空间。教师的“教”应由学生的“学”来确定。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六十铺中,上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

  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知识观。人的知识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它们是浅层次的知识,是比较易于遗忘的东西。隐性知识是学生发现学习得到的知识,如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得到的,极易保持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东西。教师要摒弃以“量”为主的知识观,树立以知识的“质”和“结构”为主的观念,关注学生的隐性知识的摄取,注意渗透人文知识并努力使“教师”这一隐性课程知识美好地呈现给学生。

  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由教“学答”转变为教“思维”,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具体应该做到: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习。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7、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理解,下文为您准备了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于理性思维缺少优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够理解。有些概念,学生会感动很陌生,因此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兴趣,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采用小组合作得教学方法,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交流等活动,学生亲自经历生活中的数据处理,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2.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乘除运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以及有条理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再具体问题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会用尺规作图。掌握*行线的性质。

  4.经历猜测、实验、收集与分析实验结果等活动过程,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事确定的,有些事不确定的,能够区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能列举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与同伴交流。

  5.能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感,能按要求取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意义。通过实例,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读懂统计图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的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6.认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了解三边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了解三角形得稳定性。了解图形的全等,能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应用三角形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在给出两角夹边、两边夹角或三边的条件下尺规做三角形。

  7.经历探索具体情景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能发现实际情景中的变量以其相互关系,并确定其中的自变量或因变量。能根据具体问题,选用表格来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体验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数学对象的过程,发展对数学的认识。

  教学措施

  1.教材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教学的基础设施。在教学中必须依纲靠本,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钻研教材抓好重点。

  2.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推荐访问:七年级 第二学期 数学教学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选五篇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0字